7月2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传来喜讯:大同市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 组、民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这是大同市连续第八次获得这一殊荣。
大同是全省驻军最多的城市,驻军军种最全,海陆空都有,全市优抚对象共有10080人。2012年我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 “七连冠”后,市委、市政府和驻同部队把荣誉当动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 和部队战斗力提高为目的,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 织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强烈氛围,全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军政军民团结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发展,为兴国强军 、建设和谐大同作出了新贡献。
据悉,全国双拥模范城评审工作每4年组织一次。在这次表彰大会上,我市拥军模范欧学联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举行,大同军分区政委张弛、副市长曹惠斌以及市民政局的负责同志在太原分会场参加会议 。
再谱“双拥”新篇章
—大同市军民携手
创建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纪实
7月2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大同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这是大同市双拥工作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12年大同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后,市委、市政府和驻同部队把这一荣誉作为继续前进、再创佳绩的新起 点,问情于民众、问计于官兵,紧紧围绕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全市双拥 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高标准谋划创建
靠制度强化保障
多年来我市军地双方始终把双拥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把双拥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和军队工作的重要 议事日程。
市委、市政府和大同军分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拥模范城建设的意见》,对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 八连冠”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党委换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直部门部分负责人调整后不久,市委及时调整完善了以市委 主要领导挂帅的新的双拥领导组。各县区、乡镇、各有关单位和驻同部队,结合领导班子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双拥领 导机构。各县区都配备了双拥联络员,保证了双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市、县两级双拥机构普遍建立了例会制度、军地联 席会议制度、检查考评制度、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制度、军地双方走访慰问制度、军地联谊联欢制度、双拥 机构成员军事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市双拥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市、县(区)两级都将双拥办公经 费和专项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了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防教育有声有色
双拥氛围分外浓厚
近几年,我市军地双方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基础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加强双拥舆论阵地建设,优 化双拥工作环境。按照“国防文化有特色、系列活动成规模、国防教育见实效”的思路,紧紧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 心共筑强大国防”这一主题,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市、县区、乡镇、街道和各单位、学校、部队把双拥和国防的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政治教育和部队教育规划 。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50多万元,用于开展双拥和国防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参加部队的军事训练活动,了解国内 、国际军事斗争形势,体验军营生活,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市、县两级党校举办的学习培训班,都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 城 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和主要交通要道普遍设置了固定的双拥标语。2011年以来,全市各厂、矿和商业单位参加军事训练的 职工达1.7万余人次。
市区78所各类学校都聘请了国防教育副校长,专抓本校的国防和双拥教育工作。市教育局依托在卧虎湾建成的“大同市 青少年教育基地”,每年对全市3万多名初、高中新生进行统一军事化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国防教育、武器介绍、队列训练 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从小培养他们投身国防事业的意识和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的精神。
针对国防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实际,我市军地共同加大了辖区内纪念场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 防教育基地的保护、扶持、建设和开发力度。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发挥双拥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大对双拥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广大军民的双拥意识和工 作热情。近年来,在宣传欧学联、郑加兰、马思等老典型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对李月花和 “谢臣连”等典型的宣传工作。
瞄准任务探索创新
鼎力拥军再作奉献
服务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双拥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为驻同部队办实事作为参与、 支持双拥工作的重要形式,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深入开展行业拥军、科技拥军和智力拥军等活动。
围绕部队军事训练需要,我市响亮提出“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口号,在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做到了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全力支持部队的行动。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充分考虑交通战备的需要,将云冈机场建成军民两 用机场,平时满足民航飞机起降,战时满足各种作战飞机起降,并作为平时军用飞机的备降机场。投入600万元为预备役83师 高炮团新建公寓房;专门增加500多亩城市建设用地,将环城高速出入口调整到4个野战部队的中间地带;投入630万元对军分 区营院道路、训练中心进行装修改造;投资5036万元将驻军营区污水和雨水排放进行治理。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投入近 7500万元,帮助驻同部队解决实际困难。
近几年,随着我军军事现代化加速推进,驻同部队装备了大量现代化装备。考虑到新装备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难度大 的实际,由市科协牵头,我市组织以北方通用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六一六厂、东华机械厂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专家,积极开展 科技拥军活动,先后为部队无偿提供了上千万元的装备配件,培训了200多名技术骨干,派出技术人员约1000人次,帮助部队 维修保养装备,为驻同部队排除各类故障200余台次,进一步提高了驻同部队的装备完好率。六一六厂还把科技拥军的目光投 向全国全军,出色完成了上合组织“和平使命”“0672工程”“使命行动”中俄反恐联合军演等十余次重大军事活动的技术 保障工作。
为提高大同军供站的保障能力,近几年,我市投入上百万元,培训炊事人员,更新炊事设备,改善就餐环境,使大同军 供站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大同军供站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军供站,2013年以来,就接待来往 官兵45287人次。市国防动员委员会还与永和快餐等20多家餐饮企业签订了战时动员任务书,使我市具备了同时为一个战役集 团提供饮食保障的能力。
落实政策温暖兵心
排忧解难大办实事
几年来,我市以广泛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龙头,切实解决涉及广大官兵利益的实际问题,激励三军将士用 忠诚和奋斗托起强军梦。
落实政策,排忧解难。2014年我市对驻同部队未就业随军家属进行生活补助,2015年起将此项资金从每月100元提高到每 月300元并列入市财政预算。对驻军官兵免费发放公交IC卡,每年免除公交费用280余万元。积极落实随军子女入学政策,四 年来在保证全部升高中的基础上,市重点中学在扩招中,对随军子女通过政策加分或降分录取55名随军子女入学。
全面落实军人安置和优待抚恤政策。2012年以来,全市共接收转业军官246名。217名副团级以下军官大多数进入机关单 位。4年来,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7691名,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1604万元。在出台《大同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意见》的 基础上,彻底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一般优抚对象和6级以上伤残军人报销比例分别达75%和95%以上。为重症病人提供 2000元—3000元不等的大病救助。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统一了时间和标准,优待率达100%。
军爱民,民拥军。驻同部队视驻地为第二故乡,积极参加我市城市建设、抢险救灾、结对扶贫、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 活动。采取土地置换、低价转让等多种办法,驻同部队为市县两级城市建设提供了近3000亩军用土地,利用这些土地我市建 起了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安置人口3930户的云冈镇移民安置新村;建起了灵丘县一中、四中和7家骨干民营 企业;拓宽道路12.7公里,新建道路绿化带20多公里。在云冈峪、采凉山公园等地挖树坑16.5万个,修水渠15公里,挖电缆 沟26公里,清理垃圾4100立方米,整治改造基本农田1300余亩。同时,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共计捐款240余万元,义务献血 2820人次,捐献各种物资1.5万余件;帮助13所小学翻新了校舍,更新了桌椅,对口帮扶了310名失学儿童和56名贫困大学生 ;救助了185个贫困家庭和45名危重病人。
鱼水相连情谊深,双拥花开别样红。以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契机,我市军民将继续携手,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进一步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双拥创建工作,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大同日报记者 刘培现
郑重声明:大同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所属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大同新闻网、掌中大同客户端、全媒体微信矩阵(包括大同日报传媒、大同新闻网、大同传媒、掌中大同、大同日报第一房产、大同日报社小记者等微信号)刊发、登载的所有内容,一律拒绝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剽窃、抄袭者的法律责任。保护知识产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